新飛控系統 X52 Pro 已經服役了兩個晚上,是該向大家交作業的的時候了,一般的功能介紹之前有人提過,現在我只就 X52 和Cougar 的使用介面差異部份做些比較,讓日後有興趣升級飛控系統的飛官有所參考....
就 實體體外型而言,X52 Pro 當然比 Cougar 輕太多了,有好也有壞,以前要飛行前要先把 Cougar「搬」出來 (大多數情形下真的要用兩隻手),X52 Pro 就友善多了,很容易搬動。相反的,X52 Pro 在操作時就沒有 Cougar 那樣「不動如山」,油門推太猛會連底座一起動,這時就要把油門側面的旋鈕調鬆,但是調了以後差別並不大,只能靠自己節制左手的 力道。為了彌補重量上的不足,X52 Pro 有附一包塑膠吸盤,可以固定在搖桿底座再吸附在桌面,當然這僅限於使用位置固定而且有光滑桌面的情況,個人的感想是如果活動部位用塑膠而底座用金屬,應該 就是最好的搭配了。
Cougar 到電腦的 USB 接線是從右手方向桿連過去的,X52 Pro 則是方向桿連油門,油門再接上電腦的,為此拉線的方式還小小調整了一下。
油門的部份,Cougar 因為是模仿 F-16 的真實油門,所以按鈕比較多,也有比較特別的樣式(像是卡筍之類的),不過我自己覺得 X52 Pro 的按鈕已經蠻夠用了,尤其是有四個類比式旋鈕和推拉式的調整鈕,多於 Cougar 的兩個,在設定 trim 的時候蠻好用的。mouse control 兩者都有,觸感上 X52 Pro 比較緊,Cougar 鬆鬆的。
再來要說到差別最大的右手方向桿:
- Cougar 方向桿頭共有兩個八方向、一個四方向的苦力帽,X52 Pro 有兩個苦力帽;Cougar 的方向桿頭配置由上而下分別是:F2, Hat1, Hat2,X52 Pro 是F2/Hat2, Hat1,差別來了:我習慣上把 Hat1 使用預設定義 (前後左右視野),Hat2 用於斜上方前後左右視野,飛行時的反射動作就是[姆指平時按 Hat1]>[Hat1前後左右搜索]>[姆指下移到Hat2]>[Hat2前後左右搜索];到了 X52 Pro 上面,同樣的操作變成[姆指關節平時按Hat1]>[Hat1前後左右搜索]>[姆指左移到Hat2下緣]>[Hat2 前後左右 搜索],加上Hat2正下方還有一個按鈕,[姆指左移到 Hat2 下緣]這個按法很容易順便按到那個鍵(除非姆指習慣性懸空),造成我現在實戰上很少去用 Hat2,而以 mouse look 來取代部份需求。另外 F2 的外面有個保險蓋導致按鈕內縮,加上造型的關係,手要往前上方提起姆指才能按到 F2,剛開始幾次任務時因為摸不到鍵而錯 失投彈的機會,這也是和 Cougar 很大的差異。
- Cougar 在放姆指的位置有一個四方向苦力帽,X52 Pro 則是乾淨溜溜,那控制鈕哪裡去了?都擠在方向桿頭。這是我覺得 X52 Pro一個很可惜的地方,一般飛行時右手姆指的自然位置是在方向桿的左側至左上 (圖中1.至2.之間),X52 pro 捨這塊地方不用而放很多按鈕在方向桿頭甚至桿頭右側,當姆指轉桿頭右側其實會覺得手勢很彆扭,所以這塊區域裡的按鈕只好設定成比較次要的功能。
- 這就是 X52 Pro 比 Courgar 要友善的地方了:可調式托腕,而且不只是托腕,連小指扣著的按鈕也會一併升降,以前使用 Cougar 時是用一塊保麗龍充當托墊,雖然解決了問題,但是雄壯威武的搖桿上黏一塊保麗龍,怎麼看都有點好笑。
總結來說,Cougar 的賣點在「仿真」,經過實戰驗證的人體工學設計果然還是有可看之處,而且按鈕的手感比較紮實 (除了mouse control),但是有些按鈕太特別了,噴射戰機以外的模擬不是很容易運用;X52 Pro 採用自己的設計,想加強的地方可以自行增減,按鈕絕大部份只有三類:按鍵、旋鈕、苦力帽,但是雙手握住的方向桿油門之外的部份用到機會並不大,方便性和鍵 盤差不多。X52 Pro 上面的按鍵燈光和液晶螢幕,平常並沒有在注意 (這不就是 HOTAS 的原意嗎?),方向桿上還提供一個三段模式切換旋鈕,這個功能應該不是在飛行時使用,又 做在最不方便的桿頭右上側,有點不知道用意為何。
雖然有點批評,但是實戰上 X52 Pro 的操控系統在 AH2 裡面已經 90% 足敷使用,操縱的手感也在我期望之內,如果 Saitek準備再做改進的話,往材質和按鈕配置方面加強就可以了,對飛模的 重度玩家 (X52 Pro 的目標客戶) 來說,順手和耐用才是最核心的要求,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