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 開始之前,請各位先想像一個場景:一組訓練有素的飛行員以高速進擊的方式對於一座敵軍機場實施打擊,每架戰鬥機掛載著數量不等的火箭,以45度角俯衝朝向 地面設施射擊;一束束的火箭從四面八方打擊敵方機場的地面設施,此時有幾架敵機嘗試著從跑道上起飛,卻被空中優勢的友機逐一擊毀。

這時切換 到另一場景:幾組的戰略轟炸機編隊朝著敵方城鎮飛行,四周不斷爆出高砲的彈幕;畫面切到轟炸瞄準鏡,十字準星慢慢接近投彈目標。”Bombs Away!” ”Bombs Away!” 此起彼落的從無線電頻道中傳來,尖銳的響笛聲從高空傳來,倏的幾秒就在城鎮產生猛烈的爆炸。

接下來又是一個場景:滿載傘兵的C-47A以一個側轉的角度定向目標城鎮,同時地面也有幾輛M-3朝著城鎮高速衝去,畫面漸漸暗下來……。沒多久,無線電此起彼落的喊出”way to go, guys!”

好 了,言歸正傳。咱們今天要談的是「任務戰略轟炸」!在 AHⅡ裡面,轟炸機可以定位成「為了達成某種重力 (Heavy) 打擊」而存在,多數的飛行員們在AHⅡ裡面無非希望能以最短的時間達成最大的擊落數,當然 這也牽涉到現實生活中種種時間因素的限制(例如:wife ack),願意花時間龜在轟炸機裡面的飛行員就真的寥寥無幾了;加上轟炸機在敵方戰鬥機眼中似乎都是可口的肥羊(Bish?),一趟任務出去,可能目標沒 命中,反而被敵機打得滿頭包而回不了家。

以下針對轟炸相關的觀念及程序做說明,希望能給對轟炸機任務有興趣的隊友們有幫助。這篇文章要教你的有以下幾點:

  • 轟炸機飛行員的心理建設
  • 如何規劃一趟轟炸飛行
  • 戰略目標轟炸
  • 精準轟炸

一、轟炸機飛行員的心理建設

在AHⅡ的環境裡,比起戰鬥機而言,轟炸機滿天跑的情形就沒那麼常見,因為轟炸機飛行需要的是「時間」、「耐性」、「經驗」和「成就感」。

以B-17為例,一架四引擎的飛機搭載著幾千磅的炸彈和油料,對新手而言,得花點時間練習才能在有限長度的跑道上安全的起飛,加上機場周遭環境可能是多高山、多高樹的情形,更是對轟炸機起飛獲得爬升力的過程增添幾分的難度。

升空之後,緊接著是一段長時間的爬升與導航,為了避免在低速爬升的過程中遭遇敵機來襲,轟炸機飛行員必須選擇「安全的航路」來爬升並抵達巡航高度。

接著是「穩定的」轉向與平飛,透過地圖板的「重複檢視」,將轟炸機導引至轟炸航道上並「穩定飛行」,一邊警戒四周的環境,一邊搜尋遠方目標並校正諾頓轟炸儀 器,把「飛行速度」與「飛行高度」的相對資訊做為轟炸參照,完成校正後,再對航向做微幅修正,使飛機能準確飛過目標上空。接著開啟投彈艙門,等待準星劃過 目標點,經驗會決定你應該在何時按下投彈按鈕,讓炸彈精準落在目標上,最後享受著炸彈準確命中目標的成就感。

要享受轟炸機飛行員專屬的成就感,首先你必須有的認知是:You Are Flying a Bomber !

讓你的手忘掉戰鬥機熱血沸騰的翻滾、驟升、纏鬥,假想你是一位民航機的飛行員,乘客的舒適是你應作的努力。所以!你必須穩定的爬升,小角度(Bank Angle)的轉向,你必須在地面上就規劃好整趟飛行的航路、目標及降落和備降機場。升空之後,依照計畫朝預定的航點飛行,並且平穩的飛入轟炸航道,整趟 飛行下來,三十分鐘以上算是很正常的!就拿台灣的北高航線為例,至少也要45~50分鐘左右。(筆者曾經為了轟炸敵人HQ而飛行兩小時,其中爬升就佔了 90%時間)

再來就是要有「耐性」,要能夠甘於寂寞。當無線電傳來隊友正在與敵機激戰的時候,或一陣陣的捷報傳來擊落了哪些難纏的敵機,你 也必須不為所動的繼續你的飛行,不能因此而浮躁也不能失去維持穩定轟炸飛行的耐心。建議在隊頻獻上「WTG」給隊友們支持鼓勵,但仍要堅持到完成轟炸並且 安全返航降落為止。

完成一趟轟炸飛行就像是完成一個獨立小任務一樣有快感。筆者曾在「ROCAF 英烈的歲月」任務中擔任轟炸機領隊,轟炸任務從 起飛開始就遭遇到機場周圍高山環繞的難題,有些成員的轟炸機因此撞山損失。接著一段漫長的爬升過程中,大家努力修正編隊,而進入轟炸航道時,遭遇ME- 163猛烈的攔截攻勢;好不容易大夥兒撐到HQ上空,奮力喊出”Bombs Away !”,然後開始與ME-163激戰,並下降俯衝躲進雲層……最後只有筆者一架轟炸機安全返航。

這樣的經驗,回想起來是不是很能讓人會心一笑呢?

二、如何規劃一趟轟炸飛行

一趟完整的轟炸飛行,包含以下幾個要點:

  • 成功離地並獲得爬升率
  • 安全爬升並抵達巡航高度
  • 水平加速至巡航空速
  • 導航前往目標區域
  • 搜尋目標並校正諾頓瞄準儀
  • 修正航向,開啟艙門,執行投彈
  • 高速脫離戰場
  • 於安全空域下降並平安返場

針對上述要點,分別舉以下情況作為個別範例說明:

起飛前若沒有確認機場位置與相關地障情況,選用錯誤的跑道方位起飛,那就可能面臨離場後來不及獲得足夠高度就撞樹或撞山的惡夢;武裝載重超過任務的需求也可能增加離場上的困難。

轟炸機爬升過程中,引擎推力主要用來產生爬升率,選用錯誤的飛行路徑,則極有可能在慢速爬升的過程中遭遇敵機的襲擊。低空速的情況下只能成為敵人眼中的活靶。

執行轟炸時,如果空速處於變動的狀態,則自動水平飛行便會不斷的修正配平,高度便因此而產生變動,進而影響諾頓儀校正的結果,導致轟炸失準。

在導航過程中,如果飛行操作過於粗糙,可能使得AI轟炸機跟不上長機的動作而自毀,損失原有的戰力;進入路徑的角度不佳時,可能等到確切看見目標並欲作修正動作時,卻為時已晚而錯過目標。

找不到目標就不用談如何做相對校正,更不用說能把炸彈投擲在目標區域。

完成校正程序後,任何的空速或高度改變都會影響投彈的精準,因此強調「微幅修正」;艙門開啟時間也非常重要,太早開啟投彈艙會增加飛機的阻力,使得空速逐漸下降,也因此飛機會減少些微高度來彌補空速的損失,如此必然導致投彈失準。

轟炸機並不適合在戰場上逗留並檢視自己的轟炸成果,這樣只會招惹敵機的攻擊,逗留的時間越久,敵機越有機會爬升至優勢高度對你發動攻擊。

安全返場降落才代表你真正執行完一趟完整的任務,並成功存活。

然而,出發之前若缺乏妥善的飛行計畫,上述幾個要點可能就無法實現。

在出發之前,你就必須從地圖版中觀察目標點的位置與周遭所有的戰情,並依據目標位置選擇相對的友軍機場作為出發基地,然後依此規劃預計的飛行計畫。

所謂的飛行計畫,包括了「離場機場」、「離場路徑」、「爬升路徑」、「巡航路徑」、「轟炸航道」、「脫離戰場路徑」、「降落機場」與「備降機場」。

舉下圖為例:

bomb01.jpg

上圖是在2005年某次機會與隊友ZS共同執行的轟炸任務。該次任務主要是執行精準轟炸,任務目標為「癱瘓A45跟A44兩座機場的Fighter Hangar (FH)」,以利於南邊A25與A26的友軍可以順利推進並佔領兩座機場。決定攻擊目標以後,筆者便開始進行飛行計畫的設計。

首先選用的是A38作為出發基地,一方面因為該機場標高7K,該機場可減少我們爬升至巡航高度所需的時間,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它遠離交戰區,可以確保爬升過程中不受敵機的攻擊。

轟炸機武裝(payload)搭載6枚1,000磅的炸彈以及50%的油料,預計飛行高度是24K。考量機場地障因素,該機場位於崇山峻嶺之中,而東南角剛好有山谷地形,選用東南方位離場可給予飛機獲得爬升率前的緩衝。

接著規劃飛行路徑,首先朝東南飛離山區,出海之後於第一個導航點開始轉向正北,並開始爬升至24K,預計在抵達A27西南方的雷達範圍左右即改平飛加速,並 避開A27與A46兩座機場的雷達,避免讓敵人發現我們的位置。避開A46的雷達同時開始轉向A45,正式進入「轟炸航道」。

A44與A45皆屬於小型機場,機場配置上,在西面有兩座FH,東面有一座FH,任務分配如下:

  • 第一個PASS,在A45機場,筆者負責西面右方的FH,ZS負責西面左方的FH,暫時略過東面單獨的一個FH。每個FH投下2枚1,000磅炸藥(一組轟炸機總計6枚)。
  • 接著保持航向直飛A44機場,同樣由筆者負責西面右方的FH,ZS負責西面左方的FH。接下來是重頭戲。
  • A44 完成投彈之後,每架飛機都仍保有2枚(一組轟炸機總計6枚)1,000磅炸藥。筆者繼續朝A44西方維持原航向飛行至雷達圈最外圍,ZS則是180度轉 向,重新返回A45搜尋並摧毀A45東面剩下的一座FH,而在筆者抵達A45雷達圈外圍之後,亦執行180度轉向,重新回A44搜尋東面單獨的一個FH, 並摧毀之。眼尖的人可以看出,兩組飛機雖然在A44上空投彈完畢之後就分開單獨行動,但接下來有著相同的飛行距離,所以幾乎可以在同一時間,同時摧毀 A44跟A45東面剩下的一座FH。(筆者從A44上空往西飛至雷達圈範圍約12海浬,再由A44雷達圈外圍飛回A44上空又是12海浬;ZS從A44折 返A45浬,首先飛出A44雷達圈範圍約12海浬,接著飛進A45雷達圈直到A45機場上空又是12海浬) 在同時摧毀東面剩下的一座FH之後,筆者航向東南,ZS航向正南,保持高度,航向A26友軍機場,之後轉向朝A38返航,備降機場預計為A31。

實際情況:

  • 在進入A45轟炸航道時發現,西面右方的FH已經被摧毀,筆者於是改轟炸A45西面的Bomber Hangar (BH),ZS則是在第一個PASS就摧毀東面的FH與西面左方的FH,兩機繼續朝A44直飛。
  • 飛抵A44又遭遇相同的情形,西面的兩座FH都被友軍摧毀,ZS則改摧毀東面剩下的一座FH,筆者則選擇機場東面的ammo bunker及西面的Bomber Hanger。
  • 兩座機場皆在第一個PASS就成功被癱瘓,當下修正飛行計畫,如上圖所示,兩機改路徑直飛A25,之後由於空域安全,於是定向A31降落。後來ZS沒跟上隊伍,轉回A44再摧毀一座Vehicle Hangar (VH)之後才返回A31降落。
  • 登高一呼之後,友軍呼嘯而致,結果如上圖所示,A45機場成功的佔領了,大軍繼續朝A44進攻。

任務成果:

  • ZS [A45 : 2 FH] + [A44 : 1 FH + 1 VH] gets 1.9 perks
  • Lima [A45 : 1 BH] + [A44 : 1 BH + 1 Ammo Bunker] gets 1.58 perks
  • A44&45機場成功癱瘓(短暫癱瘓)

上述的任務是以精準轟炸為前提,在2萬4千呎的高度,以1~2枚(一組轟炸機3~6枚)1,000磅炸彈摧毀敵軍機場的Fighter Hangar。24K的高度可以減低轟炸機在航行中被敵機盯上攻擊的機率,同時假使敵機欲攻擊轟炸機,在轟炸機高空速以及高高度的前提下,敵機的攻擊優勢 會因此喪失,反而提升轟炸機火網防禦的機率,故大部分戰鬥機飛行員會選擇放棄攔截此種轟炸機。

一趟值得回味的任務需要的就是精心的規劃,還有徹底的執行。

筆者當初與ZS溝通飛行路徑與轟炸計畫時,花了將近半個鐘頭的時間,為的是確定雙方都能完全瞭解預計的飛行計畫,還有上面提到「分散進行,同時攻擊」的戰略。由此可知,事前的規劃與對任務的瞭解,攸關成敗甚矣!

然而,一趟精心規劃的任務,也是有可能遭遇失敗的命運,這一點大家都應該要有心理準備。以下提供幾次任務失敗的例子:

一、對於摧毀攻擊目標的方式缺乏明確瞭解

bomb02.jpg

如上圖所示,筆者該趟任務的目的是要癱瘓敵國的 HQ。由於承襲AH I的想法,筆者誤以為只要摧毀 HQ 的任何建築物就可以導致 HQ 失去功能。從圖中可以看到投彈高度為 33,525 英呎,筆者花了將近兩小時的時間爬升、欺敵、閃避敵方雷達,好不容易抵達敵方 HQ 上空,也命中的預計的目標,但是卻沒有造成敵國 HQ 的癱瘓,原因就在於 AH II 修改了原先的規則,要把圖中右方四方形的白色建築物摧毀才能使 HQ 失去功能,而且必須要有 14 枚以上的 1,000 磅炸彈命中該建築物才能摧毀之,該趟任務於是宣告失敗,筆者後來被升空的 ME-163 擊落。

二、AH 地圖更新速度太快

bomb03.jpg

如上圖所示,又是一次的HQ轟炸任務,不同的是上圖的規劃是要給 ROCAF 中隊成員一同出擊所設計的飛行計畫,兩個黑色箭頭表示可以有兩座機場作為出擊的選 擇基地,從不同的基地出發就要經由不同的路徑來飛行,最後紅色的箭頭代表的是轟炸航道,所有成員在抵達轟炸航道之前皆應完成緊密編隊。結果任務尚未執行就 必須宣告失敗,因為AH官方在任務前夕的一天之內把地圖作了更新三次,變成了一張圓餅特大號地圖,想轟炸HQ已經是不可能的事。

三、遭遇猛烈攔截,加上轟炸目標上空雲層濃密

該次任務也是一趟HQ轟炸的中隊任務,分成兩組人馬,一組是由筆者領航的B-17轟炸機小組,另一組是由 QQSaint 領航的 P-51 護航小組。兩組人馬分 別從不同的機場起飛,各自在空中集結與編隊,然後在地圖板進入轟炸航道的位置點會合,由 P-51 在後方高空提供空中護航。不知是否為消息走漏或者有間諜通 報,接近敵方 HQ 的時候,竟然遭遇大量的高空德系戰機,護航小組於是與敵機展開激戰,而轟炸機也因為被攔截而數量銳減。就在此時,筆者赫然發現從諾頓瞄準鏡中搜尋不著敵方 HQ 的蹤影,原因是因為 HQ 上空濃密的雲層,等到筆者終於發現敵方 HQ 的位置後,欲執行校正程序卻是為時已晚,只得錯過目標區上空。任務結果是全員被殲滅,雖然如此,卻也是讓人回味無窮的一次經驗。

你準備好規劃你的轟炸飛行了嗎?

三、戰略目標轟炸

本文所謂的戰略目標,是指「城鎮」、「雷達工廠」、「城市」、「兵營」、「彈藥工廠」、「防砲工廠」、「煉油廠」等範圍性目標,攻擊此類目標可協助友軍佔領敵軍基地,或者破壞敵軍的補給線,同時也可以為自己賺到不少的轟炸績效,提升在AH II的排名喔!

首先針對轟炸程序進行說明

bomb04.jpg

進入轟炸航道:首先把你的飛機導航飛往目標,如上圖所示,攻擊目標為A22的城鎮,我們在抵達目標區以外至少13海浬的距離「之前」就已經完成了三樣工作: 「水平飛行」、「定速飛行」、「朝向目標飛行」,以上是進入轟炸航道時必須完成並維持的三件重要工作。自動水平飛行請按「X」鍵。

  • 按下「F6」鍵,進入轟炸瞄準鏡視野。你會發現左上角的英文資訊呈現紅色,代表諾頓瞄準儀是尚未被校正的狀態。
  • 按下「U」鍵,這時左上角的英文資訊改呈現黃色,並且又比原先多了幾行的說明文字。
  • 前推你的搖桿,你會發現瞄準鏡視野開始移動,你逐漸可以看到前方外部視野。前推你的搖桿,按下視野放大「Z」鍵,往前方搜尋轟炸目標。
  • 發現轟炸目標後,再運用”[“,” ]”進階縮放視野,直到可以清楚明確的看到目標建築物。如下圖。
    bomb05.jpg
  • 選定一座建築物,輕微的後拉你的搖桿,把十字準星固定(Hold)在這座建築物上,不要讓十字準星移動,並按住「Y」鍵兩秒以上的時間,之後馬上按下「U」鍵,即可鬆開搖桿,完成校正程序。
  • 這時你可發現左上方的英文資訊呈現綠色,代表校正程序完成,除了轟炸艙門尚未開啟,顯示紅色的Doors Closed。
  • 比較剛進入轟炸瞄準鏡視野的畫面,你可以發現校正後的轟炸瞄準鏡視野比起先前更往前了,這代表諾頓瞄準儀已經根據轟炸機的高度跟速度,往前校正轟炸準星。
  • 接著檢視地圖板,再度確認轟炸機是直飛目標,若需要微調航向,則繼續待在「F6」轟炸瞄準鏡畫面,利用抬頭視野(九宮格數字鍵8),按著數字鍵8,左壓或右壓你的搖桿,使轟炸機左轉或右轉修正航向。如此可以避免在修正航向中損失高度。

十、 按下「O」鍵打開轟炸艙門,等待目標從瞄準鏡上方漸漸移往中心,在目標劃過轟炸瞄準鏡的十字準星時,按下投彈按鈕「B」鍵。這裡建議以手動的方式進行投彈,可以自行決定要讓炸彈炸在哪些位置上。

十一、 完成投彈後,再按一次「O」鍵關閉投彈艙門,準備脫離戰場,並等待公頻顯示轟炸結果。

bomb06.jpg

完成上述的步驟,你的炸彈成功的落在你預期的彈著點了嗎?恭喜你已經踏入轟炸達人的行列囉!接下來針對上述轟炸項目做進階說明。

bomb07.jpg

◎單一目標重複轟炸:

如果你的轟炸武裝是選擇數量較多的100磅或250磅炸彈,第一個PASS通過目標之後,可能尚有一定數量的炸彈沒有投出,這時你可以選擇重新折返目標上空,把剩下的炸彈全部投出,給予目標更深一層的打擊。

發動第二次攻擊時千萬不能心急,在第一次投彈之後,應繼續往前飛離攻擊目標至少12海浬(或半個雷達圈的範圍),取得足夠距離之後,保持高度,小角度的側轉,重新定向目標,並「重新執行校正程序」。

這 裡強調「一定要保持高度」、「一定要小角度轉向」、「千萬不要有大動作的拉桿或推桿」、「千萬不要有幅度過大的側轉」。原因是因為,高度的增加或減少必然 導致空速的變動,如果發現高度改變就急著帶桿或推桿去追高度,則空速鐵定因此而有所增減;又如果側轉幅度過大,兩翼的昇力差異也會加快高度的流失,這時必 然造成維持高度的困擾,也或許導致AI機跟不上動作而自毀。建議在做迴轉定向目標的動作,可以善用「配平」來維持高度,操作的過程強調的是「穩定」,妥善 的操作可使得高度與速度的流失減少,轟炸機就不需要在花更多的時間去取得速度與高度的平衡。

重新定向目標之後,先確認飛機已經進入穩定飛行狀態(水平飛行、定速飛行),再次執行校正程序,重新搜尋目標,修正航向,把剩餘的炸彈投向目標,然後脫離戰場準備返航。

◎多重目標轟炸:

假 使你計畫對兩個以上的目標發動攻擊,那麼出發前的航路計畫就非常重要了。首先你應該選定預計攻擊的目標,在每個目標點之間規劃出飛行路徑與轟炸航道,特別 要注意目標與目標之前的飛行距離是否足夠讓你重新校正你的瞄準儀,或是否有足夠的緩衝時間讓你處理可能的突發狀況等。

對於多重目標發動攻擊時,千萬不可以有校正一次就要轟炸到底的想法。以下提出一個邏輯想法:

當引擎固定推力時(例如:全推力),飛機平飛後會由加速的狀態逐漸轉為到定速的穩定(stable)狀態,這就好比是開車時對於油門施加某種程度的壓力,車子一開始會以加速度前進,但是最終會依照你給予油門的施力程度而達到定速。

水 平定速飛行代表的是飛機在推力、阻力、重力(載重)、昇力上取得平衡,炸彈投出後改變了飛機的載重,在推力與阻力不變的情況下,載重減少會破壞原先昇力與 重力的平衡,使得飛機增加高度以重新達到新平衡,增加高度的結果可能使得空速減少,因此又會破壞推力與阻力的平衡,連帶影響的結果簡直就是「牽一髮而動全 身」。所幸,自動駕駛會馬上調整配平來修正飛機的姿態,盡可能讓飛機維持在原先設定水平飛行的高度,所以投彈前後的高度變化可能只有增加幾英呎,但是以多 重目標攻擊來說,分次攻擊的投彈會使得飛機的載重不斷減少,高度變化的差異也會隨時間越來越大(還要考量燃燒油料使得油量減少的因素),誤差增加的結果必 然導致彈著點往後移,所以假使你仍舊是照著原先校正的準星去投彈,炸彈的引爆點絕對會落在目標之前,甚至炸不到目標。

◎轟炸艙門開啟的時機:

假使你都有注意到上述提及的細節,那這裡提到的部分你更要重視!

轟炸艙門的開啟是轟炸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筆者曾經發生過校正完畢後卻忘記開啟轟炸艙門,待準星劃過目標要投彈的時候才懊惱不已,屆時飛機早已快速飛越目標上空,一切都要重來。

但是,轟炸艙門的開啟是會增加飛機阻力的!阻力增加會使得空速減少,空速減少使得飛機昇力減少而必須減少高度來彌補,艙門開啟越久,空速便會越降越慢,一直減少到達成另一個新平衡為止。開啟轟炸艙門的時機竟然比起載重變化對轟炸準度的影響更甚!

越晚開啟轟炸艙門,阻力造成的影響就越小,但是不要忘了開啟艙門,或太晚開啟艙門炸不準跟丟不出炸彈同樣會讓人感覺很嘔。

看完以上因素,可以知道為何筆者一直強調「為何轟炸航道如此重要」、「轟炸機一定要有足夠的飛行距離來達成平衡」的觀念,且飛行過程特別強調「穩定」,以避免空速或高度的變化等等。

在這裡祝各位 Happy Hunting 囉!

四、精準轟炸

我 們要說的「精準轟炸」,其實講更明白的就是「龜毛」轟炸。試想,假使你今天正接受期末轟炸機炸射課程考核,教官只給你一顆250磅炸藥(一組轟炸機會產生 三顆),你的飛機原先搭載的50%油料已經燒去一半,考題是要求你在兩萬五千呎的高度,將敵軍機場的雷達炸毀,請問你是否有絕對的自信可以達成要求?

壓 力其實可以不用太大,別忘了炸彈不是只有確切砸在目標上才會造成傷害,炸彈爆炸產生的威力更是真正摧毀目標的主要能量!也別忘記你一次的投彈總共會丟出三 顆250磅炸藥!只要你照著先前「戰略目標轟炸」的步驟去執行轟炸校正程序,能夠命中目標的機率其實已經高於八成了!

要如何提升轟炸精準到接近百分之百的自信呢?答案是「經驗」!飛多炸多經驗多,這次下蛋會不會中,在按下投彈鈕的瞬間就差不多揭曉。因此這個主題到此告一段落,謝謝! 阿!不是啦,雖然沒有bonus,該說的還是要說清楚講明白滴!

首 先我們複習一下觀念。為什麼要在距離目標非常遙遠的距離外(大約地圖一格外)就改平呢? 原因在於轟炸機因為載重大,在爬升的時候需把推力分給飛機來產生昇力,所以爬升速度慢,在爬升到預計高度之後,飛機必須花將近5分鐘或更多的時間來達到該 載重下的巡航空速。就空速而言,假使我們已經接近目標區,但是還沒達到巡航空速,代表空速還是會繼續緩慢的增加,這也代表著我們還會繼續產生昇力,而自動 駕駛便必須不斷的改變配平,高度便會產生微幅變動,影響轟炸精準。就高度而言,高度的改變會影響的是空速的變化以及投彈的高度差,當你在進入轟炸航道後, 進行爬升或下降的動作,會造成空速的下降或上升,重新改平後,飛機又必須花很長的一段時間恢復到巡航空速,這時我們早已可能錯失目標了!再者,諾頓儀的校 正項目包含了飛行高度與投彈高度,當你在完成準星校正(投彈高度)後又改變高度(飛行高度)時,諾頓儀先前的校正便已經失去效用,炸彈就不太可能會如你預 期的落在目標點上了。

所以我們要進入精準轟炸的重點囉!校正諾頓儀會產生的幾組重要數據:「飛行高度」、「投彈高度」、「飛行速度」, 談到精準轟炸時,關鍵的還有在地圖板上的E6B。簡單的一句話來說明「怎麼樣炸彈會落在跟我們所預期位置很近很近的地方」,那就是:「飛行高度 = 投彈高度,飛行速度 = E6B上的飛行速度,兩者必須同時成立」。在AH裡面能夠讓炸彈會直接砸在目標上的說法會讓我有心虛的感覺,就算你真的炸那麼準,能保證網路連線情況不會 造成一點點的距離誤差嗎?我們只能說是讓炸彈炸在距離預計彈著點很近很近很近的地方,或許你炸彈中的其中一顆真的會砸中目標,但是我想你鐵定也說不出這三 顆炸彈裡面是哪一顆這麼註賽去打到吧?

再來要先引用一句能夠讓自己脫身的話 ,俗話說:「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接下來要說的理論頗為理想化,我只能說它是一個觀念,所以能不能每次都辦得到呢?「黑洗謀摳零ㄟ歹記(那是不可能 的事)!」。首先,建議最好讓飛機在接近目標並開始校正程序之前就已經平飛一段時間,讓飛機達到巡航空速(定速),開始校正程序時,確實把準星精準的固定 (Hold)在參考目標上且不產生偏移,校正完成後得到的飛行速度再與E6B所顯示的飛行速度比較,假使你飛機確實平飛很長一段時間並且處於定速的狀態, 而你剛才的校正定位又固定得非常好,飛行速度與E6B的速度應該是相等的,而你也只需要在校正完成後等待準星接近投彈點時開啟投彈艙,依照心中的節奏下 蛋,然後悠哉的關上彈艙並等待訊息欄顯示目標已經摧毀的訊息。

但是!通常會遇到的情況是:飛行速度不等於 E6B 上的飛行速度。產生速度 誤差的原因有兩種,一是你的飛機並未達到定速且慢慢增加速度中,另一個原因是你在校正時沒有把十字準星確實的維持在參考物上。這時就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 調整引擎推力或者 RPM,修正飛行速度並維持與E6B相同的數據,然而現實的狀況中,要在校正完畢後又馬上精準的將速度修正並維持,是一件不容易辦到的 事,而且很容易在你注意調節推力或轉數時錯失投彈的時機!

講到速度的變化,敏感的你是否馬上想起「高度」這個變數呢?先前講過就算你已 經使飛行高度 = 投彈高度,但是你的速度在最後進入轟炸程序時做出了修正,空速的變動便會讓高度產生微量的變化!減少推力機頭就會掉一點,增加推力機頭就會抬一點,這種機 械化的反應就可以讓原本相等的兩個高度數據產生微量幾英呎的誤差了!你的投彈高度可能因此下降了2英呎,或者在你猛加油門的時候多爬了1英呎,最後,這些 修正跟彌補的動作,對於「龜毛」轟炸來說,天阿!一切都毀了!

還好我們都不是龜毛的人,哈哈!這裡提供兩個估算的概念可用來消彌轟炸的誤差,讓你的炸準更接近精準轟炸的程度。請先參考下圖,圖中拋物線為炸彈下落的軌跡。

bomb08.jpg

[估算概念一] 定速進擊

這個方法不改變推力,所以在定速的情況下,空速變化的機率很小,因此飛行高度受到速度改變的影響程度很低,校正後理想情況會得到「飛行高度 = 投彈高度」的數據,而飛行速度不一定等於E6B上的速度。

以 上圖A投彈點的高度為例子,假使校正出來所得到的速度數據小於E6B所顯示的實際飛行速度,表示諾頓儀所認定飛機現在的飛行速度(假設280節)是少於飛 機現在實際的飛行速度(假設283節),再假設從你校正完畢到飛抵投彈點A的時間是30秒,如此一來,你等於是以多出3節的速度去飛行30秒,當你透過諾 頓儀的資訊跟十字準星來判定你已經抵達投彈點A時,實際上,你早已通過投彈點A並且已經飛離將近1500英呎,炸彈的落點就會落在比你預期的彈著點更為後 方約1500呎處!反之,校正後的飛行速度大於E6B的飛行速度時,依照十字準星去投彈,炸彈會落在預計彈著點之前。

每趟轟炸飛行在校 正後產生的飛行速度很少是相同的,而校正完畢到投彈的時間又是相當的短暫,想要在這麼短的時間準確的計算出誤差距離實在有點強人所難,況且就算你真的算出 誤差數據,又如何能在各種的高度下去判定地面上距離的差距呢?因此這裡強調的是一個估算的概念,有了這個概念,在面臨校正後高度相等,速度不等的情形時, 你就可以斟酌是否該提早或延後按下投彈鈕了!「經驗」在這裡有加分的作用。

[估算概念二] 實際作戰

一定有機會遇到的情 況是校正後,飛行速度與E6B的數據不一樣,倒楣的是在要投彈的前幾秒才發現高度竟然產生微量的誤差,而這種誤差產生的原因一時間竟無法察覺出來,也來不 及修正!這種糟糕的情況偏偏都是戰場實戰中最常發生的情況,我們終於可以應證課本裡面教的都只是理論,他只能幫助你建立概念,剩下的還是要靠自己去實際操 作跟累積經驗!

遇到這種情況,不要慌張,分成不同步驟思考。首先,速度的誤差請參照「估算概念一」的方式處理,而高度誤差的處置方式, 請參考上圖投彈點A與投彈點B的差別,觀念其實很相似,假使你發現飛行高度的數據高於投彈高度,表示飛機現在的飛行高度比諾頓儀所認定飛機的高度還高,反 之亦然。我們假設上圖中拋物線是某飛行速度下炸彈的行進路線,當諾頓儀所認定的飛行高度(較低者)對應的投彈點是B時,實際上你是以較高的飛行高度飛行, 而應該修正投彈點為A,相反的也可由A點修正為B點。這種修正的處置方式就在於投彈時機的提早或延遲,當你從B修正為A時,表示你要提早投彈;當你從A修 正為B時,代表你要延後投彈,同樣是一個估算的概念。

因此,當你同時遭遇速度與高度誤差時,透過交叉比較的方式,就可以概略決定投彈的 時機了!或許你遭遇的情況是在估算速度時發現應該延遲一點點投彈,但是在估算高度時卻發現應該提早一點點投彈,這樣的交叉比對,很可能就會需要提早一點點 點點投彈,或者延後一點點點點投彈,又或者剛好抵銷,根本不用延後也說不定。光是高度跟速度的變動對於精準轟炸竟然能夠產生這麼多不同的轟炸決策,夠神奇 吧!

最後要說的是,沒有一趟的飛行會是跟先前的一模一樣,也沒有一趟轟炸會是跟先前的一模一樣。精準轟炸如果執行的成功,對於本身來講 當然是成就感與自我肯定,同時你在 AH 中Bomber 的成績會很不錯,相對的提升你的總排名數呢!轟炸飛行有趣的地方就在這小小的執著之中,但是千萬不要過度的吹毛求疵,變成「龜毛」的庸人自擾,這樣反而會 喪失飛轟炸機的樂趣了!

作者:Lim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oheiwb 的頭像
    shoheiwb

    = ROCAF 46th = 飛行中隊

    shoheiw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